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济南时报-新黄河
济南时报-新黄河
2023-03-21 12:30《济南时报》官方账号


视频加载中...

临沂刘湖村因“学霸村”走红之后,这里的高学历人才仍在逐年增多。据最新统计数据,这座不到两千人的小村庄,已经培养出17位博士,39位研究生,150多位本科生。

“学霸村”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旧貌换新颜,因地制宜求增收。多年前泥泞的巷道,裂痕斑斑的危房,已被改造成非遗文化广场和村史馆。村支书和村里的高学历人才们商议着如何为村里增收,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博士刘继芳为村里五色米产业发展无偿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参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月球探测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的刘召芹博士,为村里研学旅游项目的天文台建设提供帮助。

通过读书,学子们改变了窘迫的生活条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博得一席之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几十年前,他们从这条“博士巷”走出去,如今,带着学识和技术反哺家乡。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这是村里的老人和在外的学子常念叨的。一座小村庄培养出大批人才,求实向上,因而名声大噪,背后皆有迹可循。

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小村庄谋出路

临沂市郯城县刘湖村,位于山东省的最南端,鲁苏交界。刘湖村位置偏僻,从县城出发,经过30公里的田庄、野湖,主路旁,石牌坊上刻着“刘湖生态村”,牌坊以西,就是刘湖村。

这里距离江苏只有不到一小时车程,村里的主路旁,几座颇具南方风格的三层小楼矗立,其间夹杂着一些老旧平房。村里的老人说,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或做小生意,有不少人已经成为“小老板”,不做生意的年轻人,基本上会选择继续求学。“不论是做生意还是上学,他们总能做出点名堂来。做生意要做到小有规模,上学要学到研究生、博士。”

刘湖村现有人口445户,1914人,耕地1400亩。据刘湖村刘氏族谱记载,刘湖村建于明正德年间。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启介绍,刘湖村里有一片洼地,以前,刘湖村以养鸭子和鱼虾为生,土壤肥沃,适合种植水稻。

2019年,在上海做生意的刘全启回村,聘上村支书,想要带动家乡发展。“本想着建工厂,这是我的老本行,有经验。但村里地方不够,资源也少。”这时候,村民向他提出村里的水稻好,“同一个品种,我们村里种出来的就要好吃得多。”

想在大米上做文章,刘全启想到去北京求助刘继芳。刘继芳是刘湖村的第一位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在北京,二人商量好村里发展种植“五色米”的大方向后,一同前往杭州寻求专家帮助。“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我们拿到了优质品种的种子,引进到村里进行小范围试种植,口感不错,可以推广销售。”

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多元发展

在刘湖村,“五色米”的发展已经小有成果。

将“五色米”作为探索集体增收的新路子,支部领办刘湖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下乡村振兴的“快捷键”。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在云南、湖南、东北等地建设“五色米”生产基地4000亩,在村西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功能米。同时对接商务公司,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集体年可实现收入30余万元。

“五色米”同样适用于火遍全国的预制饭。刘全启说,未来,会将五色米制作成预制饭,已经订购生产机器,准备乘着风口,将“五色米”销往全国。

刘湖村里,一栋三层小楼刚刚建成,刘全启介绍,一楼用来包装,二楼做直播间,通过电商带动“五色米”销售,三楼综合办公。下一步,他准备将更多能为村集体增收的项目提上日程。“目前正在订购全自动设备,准备将五色米打包销售。我们还与高校老师和专家进行合作,力争研究出更优质的品种。”

不止步于发展传统农业,研学、民宿、农家菜,刘湖村未来的发展多样化。

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刘湖村走红之后,带着“学霸村”的名号,吸引了很多学生参观。当地村民说,每个周末,附近百公里的游客自驾前来参观,大多是一家人,父母领着孩子来参观,教育孩子们学习上进。“尤其是在高考前,父母领着高考生来一趟,为了让孩子在考前放松心态,也求个好意头,考个高分。”刘全启介绍,去年,刘湖村着手打造农耕体验区。下一步,将扩大农耕体验区面积,预估面积400亩,用于领养种植或采摘。

由于临近徐州,这里的菜色深受徐州人欢迎,香辣滋味配上特有的麦子煎饼,特色农家菜将成为旅游发展方向的重要增收部分。打造“博士宴”农庄,农家客栈也在发展计划内,这也许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发展。

村民刘庆泉在刘湖村里辈分较高,与村里在外人才联系紧密。他专门为村里的研究生、博士生建立群聊,初衷就是为了村里出去的学生们加强交流,让在外求学的高学历人才了解村里这些年的情况,“让他们想帮助村里发展时,知道往哪方面出力。”

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刘召芹家住在“博士巷”巷尾,是这条巷子里最出名的一家。不到百米的巷子,出了九位博士,“学霸村”里的标志“博士巷”,就是村支书刘全启在北京向刘继芳博士寻求发展方向的那个夜晚,偶然想到的。“去北京找我们村在外人才,晚上吃饭时发现十人中有六位都是博士,由此启发打造出这条‘博士巷’。”成为网红村后,方圆百里的学生和家长争相涌入,“博士巷”游人如织。

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刘召芹的父亲刘宝民今年76岁,谈起孩子们幼时求学场景,刘宝民说,那时他在村里民办学校当老师,下班回家后,在地里干活到深夜,很少有时间看管孩子们。“我们家不富裕,孩子们想上学,就供他们上学,再苦不能苦教育。”刘宝民说,老大刘召芹起到带头作用,在学校里学习名列前茅,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学。“三个孩子都是内向性格,忠厚老实,埋头学习。”

1991年,刘召芹考取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测量工程专业。出身农村家庭,且弟弟妹妹都在上学,他自知家庭负担重,一直努力学习,节俭度日。1995年大学毕业时,主动放弃学校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选择工作,挣的工资多用于补贴家里。六年后,弟弟妹妹都考上研究生,他才在工地上边工作边复习。

2001年,刘召芹考取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2008年博士毕业后,入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星遥感与制图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我国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月球探测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如今,家里将再添一位博士。刘召芹的父亲刘宝民说,前几年,孙子以北京市高考总成绩第三名考入清华大学,准备继续硕博连读。

刘召芹告诉新黄河记者,其实,他们在外做的工作很平凡,“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刘召芹说,“村里读书求学的风气比较好。打造‘博士巷’之后,村里更多的孩子们都在求学的路上奔跑,好几个考上研究生和博士。”

走进山东“学霸村”:一座小村庄的突围

可复制的“学霸村”

“学霸村”有可复制性吗?刘湖村不少村民认为,这并不难,“不比吃穿比学习,良好的风气很重要。”

村民刘庆泉的女儿也是博士,当年女儿考研究生时,等到录取后才告诉家里。“考上了才说,反而有点不好意思。”刘庆泉说,统计村里的高学历人才时,才知道有很多人拥有高学历。谈起晚辈们的性格,他想了想,“不张扬,低调好学。有不少人高考时并没有考上名校,一步步向上走,靠稳扎稳打读到博士。”

刘庆泉认为,村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孩子们求学顺利的重要原因。“左邻右舍的学生们喜欢在一起写作业,互相督促,互相指导,比着学,都能考上。”

“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埋头苦干,下苦功夫。”恢复高考后,刘湖村走出的第一位高学历人才是村民刘保东。他家里条件艰苦,小学毕业后,为继续求学,独自到东北投奔哥哥刘保常。“从小父母教我们,小孩子想干什么要认真干,不论今后是上学、学手艺,还是做生意,只要认真学得好,就能有出路。”刘保常说,弟弟在东北上初中时,求学要走十几里路,晚上回来干完活,再点灯学习。他常鼓励弟弟,“在农村,同样的太阳照耀下,有的人能过好,有的人过不好,都靠自己的努力。”

刘保东考上大学后,村里的人都到他家来看看这位大学生。此后,村里考上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博士的人越来越多。刘召芹也是深受鼓舞的后辈之一,“村里第一批高学历人才给大家带了个好头,我们就跟着在后面跑。”

刘保常还住在“博士巷”里,与刘召芹的父亲刘保民家是邻居。他们住在村里,有时会给来往的游客讲几十年前家里人求学的故事。“人身上都有潜力,不挖是不行的。上山爬岩的人,累了就坐下歇着,永远爬不上去,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新黄河见习记者:梁明星

编辑:韩璐莹